日本汽车业再爆丑闻,丰田集团造假成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3-21

日本汽车业再爆丑闻,丰田集团造假成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在国际上以高端制造业闻名,其制造的电器和汽车享誉全球。在泡沫经济时代过后,日本制造业转向全球化,通过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和低端制造业转移顶住了衰退压力。然而近些年,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却发生了多起重大造假丑闻。

 

1. 2024年丰田自动织机公司造假事件

2024年1月29日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爆出丑闻,该公司存在大量实验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造假范围涵盖工业车辆用的全部5款引擎和机动车用的3款引擎。日本国土交通省进驻该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调查,确认了该公司为了使实验数据满足合格值而进行了数据造假,最终决定取消其中两款叉车用引擎和1款建筑车辆用引擎的产品认证。

1.png

受波及的部分引擎信息(图)

 

调查报告中显示该造假行为是因为公司随意地制定了不合理的开发计划,且管理层忽视基层的呼声所导致的。例如柴油发动机1ZS的研发过程中,为了迎合市场需要,高层强令研发部门从“4排气筒2.0L”转向“3排气筒1.8L”。为了追赶研发进度,1ZS引擎完全没有做劣化耐久实验,而是基于另一款类似的引擎1KD的数据进行了推算并将得到的数据直接作为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认证申请。

 

事实上,有中层管理者在调查中表示“即使汇报给技术部长,得到的无非就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的话,汇报了也是无用的”,充分说明企业高层脱离生产实际,对基层的业务完全不了解的事实

2.png

3.png

丰田自动织机公司调查报告(图)

 

2. 2023年大发工业造假事件

 

2023年12月,大发工业被曝出在车辆测试过程以及产品质量测试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在调查中一共发现了174项违规操作,共涉及64款车型,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其中,最早一次造假行为可以追溯到1989年,时间跨度超过30年。

4.png

大发工业社长就造假一事致歉(图)

 

第三方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不合理且过于密集的开发进程导致了测试造假的发生。调查委员会认为“应该受到责备的不是现场的员工,而是经营干部”。因为密集僵硬的开发日程、高压的工作氛围、高层对于现场管理的严重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是造假事件的根本原因。

 

5.png

6.png

大发工业造假事件调查报告(图)

 

3. 2022年日野汽车造假事件

2022年3月,日野汽车旗下大型和中型卡车引擎被曝出油耗和尾气排放测试数据造假。日野汽车社长小木曾聪于3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了A05C(仅限HC-SCR)、A09C、E13C等引擎上存在欺诈行为。

 

7.png

日野汽车承认造假(图)

 

在调查报告中发现涉事的几款引擎的实测数据与标明数据普遍有着5%~10%的差距,意味着这些发动机根本无法达到日野所宣称的节省燃料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仅如此,调查中还发现了P11C-VN、E13C-YS、E13C-YM等多款引擎的劣化耐久实验中出现大规模的篡改、调整甚至直接杜撰测试值的情况,严重暴露出安全隐患

 

委员会明确指出,来自高层的命令带来的高压是造假的主要动机。有员工在委员会的调查中抱怨日野的上情下达氛围过强,工作模式“仍停留在昭和年代”“犹如井底之蛙”。

 

8.png

9.png

日野汽车官方网站发表公告(图)

 

造假事件频出的丰田集团

 

为何看似大不相同的几家公司会出现如此相似的问题?

 

据全球商情信息平台显示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大发工业、日野汽车的股东股权分别被丰田汽车公司以24.7%、100%、50.14%大比例控股。三家公司实际上都是隶属于丰田汽车集团的一员,同属一个集团之下,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相似的风格,也不难理解。

 

10.png

11.png

12.png

全球商情信息平台显示三家公司均由丰田控股(图)

 

丰田集团旗下公司一系列的造假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对集团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例如在北美市场,丰田及其子品牌一度面临困境。

 

据全球商情信息平台显示,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的北美子公司“TOYOTA INDUSTRIES NORTH AMERICA”的信用评估意见为B-,违约指数为6.53%,偿还指数为321,在全企业中属于中等偏高范畴。(本信用评估报告是基于标的公司在财务、舆情等多维度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估得到的,信用评估等级从“A”至“CCC”共分为9档,“B-”在评估等级中位于第4档,处于中等水平,表示受评对象短期内的偿还债务能力依赖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

13.png

丰田集团北美市场受造假事件影响(图)

 

造假成风背后的主要原因

我们总结了上述三起事件背后共同的原因,发现高层脱离生产实际,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员工法律意识淡薄,工作环境压力过大是这些案例共同的原因。

 

首先,管理层脱离生产实际,对于基层生产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盲目制定远大目标,并用高压手段要求基层员工实现尚且做不到的事情。其次,本该作为高层与基层之间的桥梁的中层管理者对于基层的声音瞒而不报,为了迎合高层的意向欺上瞒下。最后,迫于压力,基层员工迫于压力弄虚作假,制造出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产品,最终东窗事发,企业名声一落千丈。

 

事实上,除了上述三起事件之外,以2017年高田株式会社安全气囊质量不合格致人死亡事件,2017—2018年日产汽车质检数据造假事件,2018年神户制钢产品参数造假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揭露了日本制造业长达数十年、系统性的造假之风,使得20世纪积累下来的日本“工匠精神”的璀璨名头变成了笑话。

 

14.png

日本大鳄东芝退市,发展经历中深陷造假丑闻(图)

 

作为中国企业,我们应当发扬“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吸取日本制造业走下神坛的教训,在关键技术上坚持自主攻克难关,拒绝弄虚作假。具体来说:高层管理者应当心怀企业家精神,脚踏实地,做到真正掌握一线生产实际情况,切合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中层管理者应当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不仅要落实来自高层的部署,更要认真听取基层的反馈,切实指出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基层员工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打折扣地完成各项任务,并真实地将实际情况向上反馈。